2022年3月31日,院办301会议室,思源论坛第103期暨地理信息与地图科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学习交流会顺利举办。此次活动由地理信息与地图科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研究生会共同举办。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支部优秀的两名博士:冯璐玮、杜凯旋作为分享嘉宾,李栩滨宣主持。


活动伊始,2018级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生冯璐玮以“融合传输特征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构建研究”为主题,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为与会观众分享了本次报告。环境空气污染引发的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使空气质量问题成为了全球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难以在短时间消除,PM2.5污染问题也将长期存在,进行准确及时的PM2.5浓度预测是减少敏感人群暴露伤害的有效途径。本次报告对点、面尺度上的PM2.5污染预测方法进行介绍。

随后,2020级地信专业博士生杜凯旋为我们分享了地信类项目软件成果的实现方式。地理信息服务类项目在进行项目软件成果组织时,通常有基于B/S的WebGIS系统、基于ArcGIS Engine的桌面端软件等。在项目软件成果的组织实现过程中,成熟的开发平台选择、恰当的三方工具使用,有助于我们以较低的时间、经济成本获取较为可观的效果。本次交流以杜凯旋博士参加的多起项目为出发点,为大家分享了项目软件成果组织方式的选择经验。


本次支部学术经验分享会有助于同学们开拓科研思路,汲取真知灼见,拓展学术思维,创新科研思维。活动最后支部成员一起合影留念,同学们有序离场。

文本:肖一心 李石标
图片:肖一心